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和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會展業也獲得空前發展,為機械類展會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據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調查,每年在全國各地舉辦的各類展覽超過4000個,商貿類展會和機械類展會占到近60%,已經成為我國展會最大的組成部分。受危機影響,歐美機械類展會規模下降,觀眾銳減;然而,在中國、巴西等新興國家,機械類展會卻呈現擴張態勢,參展的世界知名廠商的數量和新技術、新產品都達到新高度,吸引了全球目光。
近日來自廣交會的消息表明,歐美等中國主要貿易伙伴采購商數量沒有太大的改變;新興市場如俄羅斯、印度、巴西等也較穩定;但日本因地震和核輻射,來華采購商人數受到一些影響;北非、中東政局動蕩,采購商人數出現下跌。當下全球通脹蔓延,采購企業派出人員的商旅成本上升,總體來看,海外采購商比往年減少3%-5%。展會經濟在面對巨大的成本壓力時出現了一些問題,加上大環境的影響,五金企業營銷面臨著新的突破。羅百輝分析認為,五金企業要想做好營銷,就目前看,除了借助展會之外,還應該想其他的出路,不能單純依靠展會來進行營銷。所謂展會,其實就是“展”與“會”的結合,在以品牌和產品為核心的“展”上無法取得突破的時候,想辦法提升“會”也許是個更好的選擇。五金行業會的提升也許就是新的發展新思路。
4月22日,為期4天的第十四屆東北國際工業裝備展覽會在沈陽國際展覽中心盛裝上演。沈陽機床、北京精雕、德馬格機械、昌盛達集團等行內知名企業,紛紛攜新產品新技術亮相,參加這一東北地區工業裝備領域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專業展會。
由沈陽市政府主辦的此屆展會還吸引了許多機床加工設備、工模刃具參展企業,并設立了東北工業裝備展覽會有史以來最大面積的汽車模具區。沈陽大型模具企業在現場展示了自動化模具生產流程,為行業提高設計和生產技術水平提供最佳示范,并提供全方位模具解決方案。
會展業的發展離不開產業和市場兩大因素。以永康展會為例,依托永康,武義,縉云的五金產業持續二十多年快速發展,經濟實力的增強,科技和生產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為永康會展業的發展提供了經濟基礎和強有力的產業背景支持,中國五金博覽會才能越做越大,展會交易額也屢創新高。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永康展會業依然與沿海發達地區存在著差距,展會硬件設施落后,有影響力的專業品牌展會較少,一些國內外的名牌企業仍舊不知道永康這座“五金名城”。新的會展中心的建成,極大的解決了永康展會服務設施落后的局面。
會展活動在帶動相關行業發展,擴大城市就業,提高城市知名度,推動內外貿發展等方面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已經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展會多,缺少管理,國內各種展會如雨后春筍般,但是不乏有些展會呈現了一些問題,各種展會同期舉行,難免有騙人之嫌,山東就出現了這種情況。4月15日,12場專題展會同時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幾乎每一場展會都號稱“山東第一”甚至“北方第一”。而這12場由濟南信展展覽有限公司全程策劃的專題展會,在開幕前就被指為“最忽悠”展會,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號稱“山東第一”甚至“北方第一”的展會,居然連開幕式都沒有,參展商則表示展會真實情況與前期招商宣傳不符。開幕日當天就有近20家參展商找到山東省會展業協會,要求主辦方退回參展費。展會雜而多,展會出現了一些以展會的名義收取各種費用,這種情況參展商不能不防范。目前,該事件已引起濟南市會展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重視。
如何建設“展會品牌”,加快國際化步伐,為我國企業搭建走向世界的舞臺,還需要著重解決三個關鍵問題。
1、加強資源整合,參與國際競爭
隨著制造業和貿易市場的轉移,國際展會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并加快了進入速度和規模。他們帶來了新的理念和標準,為我國會展業的發展樹立了榜樣,但也給我們的自辦展會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我國自辦展覽會以行業協會為主,行業協會受行業發展的限制,所辦展覽的層次和規模有限,資本實力整體不大。而國外展覽公司不受行業和國別的限制,旗下的品牌展覽會多則數百,資源豐富,資本雄厚。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指出,作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引領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我們必須要有自己主導的品牌展會,這是自辦展的責任。這就需要業內外聯合起來,做強做大更多的品牌展會,進而參與國際展覽市場的競爭,促進企業走向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
2、提升管理創新水平,注意規模質量宣傳導向
努力提高自辦展會的管理和創新水平。我國展覽業起步晚,在展會實施的規范性、展會服務的標準、展會氣氛的營造和展會的國際化程度等方面,與國外知名展會都有相當的差距。因此,我們應該不斷學習,引進更先進的辦展理念和更規范的管理方法。
近幾年,我們的展會規模已經有了很大的擴張,下一步應該更加注重質量的提升。創新要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上,從每一屆展會主題的確立到展會宣傳、新科技手段的運用,以及同期專業活動的策劃,乃至現場服務創新、現場氣氛的營造等,都需要我們不斷努力。這樣才能使展覽保持長久的吸引力,持續健康發展。
3、加快開拓國際品牌,政府企業齊心協力
在爭取參加更多國際展會的同時,還要不斷吸引更多海外客戶前來觀展洽談,使展會真正成長為兼顧國內外兩個市場的國際性展會。
中國工業正在向“中國創造”之路轉變,自主展會也相應地肩負著很大的責任,因此要加大國外專業觀眾組織工作的力度,要與國外政府以及各類行業組織、專業刊物、專業會展旅游公司、網絡等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以形成自己的海外合作組織、宣傳媒體及海外直接客戶數據庫。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自主品牌展會的成長離不開政府的支持?,F在政府對會展業越來越重視,也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但這還不夠,相關管理部門應做好中長期的展覽業發展規劃、展覽行業的專業統計和標準的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在具有國際性影響力的展會中,選擇一批優秀的展會,在各方面加以支持。另外還要加強國內行業、機構方面的整合,最大程度地幫助自主展會迅速成長。
|